在香港,大家可能對「通波仔」這個手術略有耳聞,但卻不知在甚麼情況下才需要進行通波仔手術?其實「通波仔」的專業醫學名稱是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」((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),用於擴張已收窄的冠狀動脈,恢復血液流通,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臟功能。

Q1.「通波仔」手術的原理是怎樣的?

A. 手術開始時,醫生會在患者的手腕或大腿動脈處開一個小切口,作為整個手術的入口點。通過這個切口,醫生插入一根細長的導管,俗稱「膠喉仔」。在X光的引導下,醫生會將導管沿著血管推進,直到到達心臟的冠狀動脈。然後利用X光成像技術,準確定位冠狀動脈中的狹窄或阻塞部位。

確定病變位置後,醫生會通過導管送入一個微小的球囊。到達狹窄部位時,醫生會擴張球囊,從而撐開收縮的血管,恢復血液流通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醫生還會在擴張的部位植入一個金屬網狀的支架。支架能夠長期支撐血管壁,防止血管再次收縮。

植入支架後,醫生會再次進行造影檢查,確保血管已經順利打通,血液流通恢復正常。確認手術效果後,醫生會小心地將所有器材從血管中撤出,並縫合切口。由於是微創手術,傷口通常很小,只需要簡單的包紮即可。

「通波仔」手術會在局部麻醉下進行,患者在過程中會保持清醒,但不會感到疼痛,手術大概需要1至2小時完成。對於一些複雜病例,如多處血管阻塞或需要植入多個支架的情況,手術時間可能會延長。手術結束後,患者通常需要在醫院觀察一段時間。如果恢復順利,大多數患者一般留院一至二天便可以出院。 如果你有任何心臟健康方面的疑慮,請及時諮詢專業醫生的意見。